2006-12-27

法雨寺參訪

法雨寺座落於新北投中正山,是台灣早年十分重要的道場,民國三十年斌宗大師曾開講《無量壽經》,臨濟宗四十六代祖師金山寺住持 太滄老和尚 靈塔座落於此;目前為清修道場,僅於每月農曆八號法會時對外開放,老住持現臥病住院,由其大弟子千賢法師代理住持。返台後,應千賢法師之邀,前往參訪。

在巡禮時發現,後山存有禪寮一座,樣式十分古拙樸實,但目前已然荒廢,充當倉庫使用。

古德云:「鐵打道場流水僧」,從殿堂的建築中,依舊可見當年的弘化勝況。悠邈的氣氛,清秀的山色,古樸的塔院,時空彷彿不捨離去地停留在當年情境。如今寺院中僅留下幾位老尼師,維擊著寺務的運作。

時代的變遷與傳統的維繫總是充滿著矛盾與衝突。佛教自中國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近二千年來的歷史,經過不斷的推進演化,「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叢林體制延續了佛法在中國的生存,更成為融合中國文化的中國教佛;台灣佛教在早年僧人的留學中國與求法下,得以開展,斌宗大師當年是少數留學中國的台灣僧人;海峽兩岸政治的對抗,也讓許多中國僧人隨著國民黨的遷安,將佛法帶入台灣,隨著國共的對立,兩岸間佛法的交流與融合,也因而中斷。台灣佛教也發展成具有台灣特色的佛教,與現今中國的佛教有極大的差異。
當年馬祖禪師被批為破戒和尚,卻造就了維繫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台灣佛教在先進們的開創下,為佛教開創了新的局面。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開創是需要遠見與勇氣,隨時代的演進,調整佛教的型貌。倘若佛法離開人世,不在被世間所接受,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然而在蛻變與轉化的過程中,如何能不失去本質的精神?如何在之間取得平衡?仍在渾沌中摸索。

與千賢法師合影於太滄祖師塔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