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7

法雨寺參訪

法雨寺座落於新北投中正山,是台灣早年十分重要的道場,民國三十年斌宗大師曾開講《無量壽經》,臨濟宗四十六代祖師金山寺住持 太滄老和尚 靈塔座落於此;目前為清修道場,僅於每月農曆八號法會時對外開放,老住持現臥病住院,由其大弟子千賢法師代理住持。返台後,應千賢法師之邀,前往參訪。

在巡禮時發現,後山存有禪寮一座,樣式十分古拙樸實,但目前已然荒廢,充當倉庫使用。

古德云:「鐵打道場流水僧」,從殿堂的建築中,依舊可見當年的弘化勝況。悠邈的氣氛,清秀的山色,古樸的塔院,時空彷彿不捨離去地停留在當年情境。如今寺院中僅留下幾位老尼師,維擊著寺務的運作。

時代的變遷與傳統的維繫總是充滿著矛盾與衝突。佛教自中國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近二千年來的歷史,經過不斷的推進演化,「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叢林體制延續了佛法在中國的生存,更成為融合中國文化的中國教佛;台灣佛教在早年僧人的留學中國與求法下,得以開展,斌宗大師當年是少數留學中國的台灣僧人;海峽兩岸政治的對抗,也讓許多中國僧人隨著國民黨的遷安,將佛法帶入台灣,隨著國共的對立,兩岸間佛法的交流與融合,也因而中斷。台灣佛教也發展成具有台灣特色的佛教,與現今中國的佛教有極大的差異。
當年馬祖禪師被批為破戒和尚,卻造就了維繫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台灣佛教在先進們的開創下,為佛教開創了新的局面。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開創是需要遠見與勇氣,隨時代的演進,調整佛教的型貌。倘若佛法離開人世,不在被世間所接受,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然而在蛻變與轉化的過程中,如何能不失去本質的精神?如何在之間取得平衡?仍在渾沌中摸索。

與千賢法師合影於太滄祖師塔前

2006-12-24

智觀寺參訪

智觀寺是幼時經常造訪的道場,住持達觀法師是姨丈的俗家妹妹,每年浴佛節,總是會跟著家人前往沐佛,在潛移默化中種下了佛法的種子。也成就了自己出家的因緣。
旅美後,多受住持 達觀法師的護念與鼓勵,藉返台的因緣,特別前往參訪。
美國 仁俊長老適好掛單於智觀寺,特別前往禮座。與仁俊長老的短暫談話中,長老對晚輩的慈悲護念,感念於心。

與智觀寺住持 達觀法師合影

2006-07-16

法務紀實: 觀音法會

這個星期日藉觀音成道日的因緣,舉行了一次《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禮懺共修。一方面是慶祝觀音成道,另一方面也是嘗試運用課餘時間,帶領大眾共修。在隔天還有一連串考試的壓力之下,時間似乎真的是不夠運用,沒有太多的心力去安排法務,只能法會前一天,稍為佈置會場,也無暇再聯絡其他的居士一同來參加,只有陳瀅居士一家人前來共修。雖然參加的人數不多,但總是個緣起。
在法會之前一個月,就每日帶領居士們恭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藉誦經的功德回向所以護持的護法、居士。在法會前,心中一直惦記著,觀音法會卻沒有尊觀音菩薩像能夠供養。或許是誦經功德的感召,法會前兩天,許久未聯絡的詹居士,突然送還此尊四臂觀音。
這尊四臂觀音是幾年前一位出家法師供養結緣的。當時有些損壞,請簡吉甫居士找人修復後就供在他家的佛堂。三年前返台時,簡居士執意將菩薩像歸還,並要我請回美國。返美後因無佛堂可以供養,就交給了詹居士供養。時間一久就忘了還有這尊菩薩,直至法會前,詹居士突然將此菩薩送還。一直以來跟觀音薩菩就有很深的因緣,出家以來也多蒙觀音菩薩的加持護祐。
感恩觀音菩薩的慈悲,計劃將禮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排定成為每月固定的共修法會。
小記:為什麼沒有看到參加法會的相片?因為參加的人不多,石師父一個人既要唱誦又要兼持法器,實在無力再多放心思在攝影。希望我也有「千手千眼」,能多所成辦。期待有「千百億化身」的護法居士來參加護持。

2006-07-07

觀音法會共修

慈起無緣,恩周庶類;
悲興同體,道啟多門。

欣逢 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謹定於2006年7月16日,舉辦觀音法會共修。於法會當日禮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祈福消災、增齡延壽、誦經禮懺、禪修靜坐等法事,仗三寶慈力加被,以此殊勝功德迴向闔府親眷,增長福慧、諸事吉祥。敬邀護法大德、善信檀越、闔府蒞臨,共赴法筵,同霑法益,隨喜消災,廣修供養,莊嚴道場,功德無量。
謹此 敬頌 法悅

共修程序

日期:2006年7月16日(星期日)
13:00-14:00 禮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4:00-14:20 祈福消災
14:20-14:40 靜坐
14:40-14:50 圓滿回向
15:00-16:00 隨席談禪

地址:
Quail Valley Apartments
1800 FM 1092 Rd.,
Missouri City, TX 77459

2006-06-30

七月分活動計劃

禪修研習-《佛說八大人覺經》研討 (每週五 晚上 7:30-9:00)
觀音法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禮懺法會 (7月16日 13:30-15:30)

我們共修的地點位於德州 Missouri City and Sugar Land area地區;如果您對禪修靜坐有興趣,歡迎您一同加入我們,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與見石法師連絡。

2006-06-01

六月份活動計劃

禪修研習-《佛說八大人覺經》研討 (每週五 晚上 7:30-9:00)

我們共修的地點位於 德州 Missouri City 和 Sugar Land 地區;如果您對禪修靜坐有興趣,歡迎您一同加入我們,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與見石法師連絡。

2006-05-28

生活點滴: 搬家




我的公寓座落於 1800 FM1092, Missouri City, TX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迎歡您來此共同討論,可先發email與我連絡。

2006-05-22

生活點滴: 越南寺院參訪

石師父與 Rev. Thích Giác Hai,Rev. Seido 及其護法Nancy合影於Đai Giác 寺

前幾天收到Frank居士的來信,請求石師父幫一個越南道場 Đai Giác寺,翻譯一篇募款的文宣。當時擔心對方是假藉佛教名義募款,別因為了慈悲反生了禍害。為了確定對方的背景,今天決定親自去拜訪。

進入Đai Giác寺禮佛時,就見一位法師興奮地走過來接待,正是 Đai Giác 寺的住持 Thích Giác Hai 法師。他在六年前參訪過中台,並且在大覺禪寺掛單。原來是舊識,Thích Giác Hai法師還不斷地提及,還記得當年到大覺寺掛單時,就對我印象深刻。記得Thích Giác Hai 法師是隨同佛門寺來參訪,我帶領寺院巡禮,還為他們示範寺院中的晨鐘暮鼓中的風雨雷鼓。

祖師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六年前的一場巡禮因緣,竟然在休士頓成熟結果,因緣的際會是無法預測的,如同美國人常說的You never know. 一直以來,石師父也秉持這樣的概念跟大眾結緣。始終相信,只要您用正念、用善念、用慈悲,不斷地耕耘,結果是自然成。

因為參訪的因緣,也認識了剛到Đai Giác寺,在日本出家的美國人Seido(清道)法師。Seido法師十分的風趣,十足美國人的作風,跟他聊了一個下午,交換了許多的在國外弘法的想法與概念;在離開前Seido法師十分謙卑地跟我頂禮送駕,石師父也同樣地頂禮回禮,頂禮之後Seido法師還熱情地外加個外國人的擁抱,我早已習慣國外禮節,也自然地擁抱著輕拍他的背。
下回似乎該讓居士拍下兩個法師相擁的畫面,就不知在台灣的居士是否能接受了…

2006-05-21

法務紀實: 陳府超薦法會

法會中出現法輪瑞相

簡單莊嚴的壇場佈置

由長孫 陳盈達主祭,家屬為陳老菩薩誦經回向。

五月二十一日是陳旋父親的逝世週年,石師父特別為他們辦法一場超薦法會,為陳老先生誦經回向。跟陳旋家人結緣也是從陳老先生過世開始,他們整個家族一路護持,無論是禪修、法會參與、義工發心……,都積極參與。在師父剛返美的日子,也提供了最大的協助與護持。
這可能是在陳家房子裡最後一次的法會,石師父特地跟他們全家合影,感謝他們的供養與付出。

2006-05-17

生活點滴: 開學與搬家

HCC Stafford campus 校園一隅

這個星期學校開學了;應該說是放暑假了。
美國的學校是很懂得利用時間賺錢的,但也有方便的地方;在暑期中,學校還有三個學期,稱之為Mini Term及Sumer Term。Mini Term 只有三週,Summer 1 及 Summer 2 各有四週半,但同樣是每堂課三個學分,我總是在這種三週的Mini Term 裡選修些沒壓力的課,學校開心的賺到學費,我也樂於不用花太長的時間換到學分。這學期選的是Mathematics wiht Applications,數學對中國學生來說是好應付的,只要稍加用功就能拿到A。實際上,我是把數學課當成聽力練習(不過這學期的教授是個猶太人,口音比我還重…,真實是在練習聽力)。
記得當年剛進學校時,有一堂課叫Guided Studies,是每個入學的新生都得先修的課。教授走進來後的第一句話,就是This is business. You pay, we teach。在這個社會中是沒有什麼尊師重道的概念,師生間少沒有尊重,也沒有關懷,只是單純的生意交易的關係。

這三個月以來,每週二次到Elliot家裡跟他練會話,同時也教他中文;有一回教他「師父」這個名詞,我對他說道:「師」means "Teacher",「父」means "Father". 同時也解釋了中國人對「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概念;只看到綻藍滑溜的眼珠子充滿著訝異地凝視著我,要這金髮碧眼的孩子懂得「師父」還得一段時日耕耘 (不過在這個時代中,即便是台灣的孩子,也沒有這樣的概念了)。無論在佛教中或是中國的傳統概念裡,師生的關係除了傳道、授業、解惑,更多了一分傳承的使命與關懷。對Elliot真的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出家以來,視惟覺老和尚就如同自己的父親,自認不是個乖孩子,但對師父的提攜與教誨只有無盡的感恩。從隨待在和尚身邊的遵遵教誨,及至離寺辭別時的叮嚀囑咐,這無數的珍寶滋養成長今日的見石。
在《涅槃經》中,佛告迦葉尊者:「我視一切眾生如羅睺羅(佛出家前的兒子)。」《梵網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出家後沒有了世俗的親眷,然而卻有了更多的法親。少了私情的執著,而肩負著是修行的願心與弘化的使命。
返美後,蒙陳旋居士暨其家族的對我生活的照料及諸多的護持,心中是無限地感激。Elliot 跟他的母親,提供時間與機會讓我練習會話及了解美國的社會,深深地感恩。對待他們就如同是自己的親眷般無私地付出,無論在修行上提醒或是生活上的照料,都是視如自己,更至甚於自己。
回首出家十年來,歷經多少挑戰與難關,總是有許許多多的法親眷屬在身邊護持。這三個月來,經歷多少風雨,也多虧這些護法居士的協助。
這兩天找到了個公寓,下週將搬離陳家的房子,將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陰晴圓缺,因緣聚散,在這多變的因緣下,這條路還是會堅持地走下去。

2006-05-06

法務紀實: 沐佛法會


星期六早上,石師父就開始帶著居士們佈置沐佛台


簡單的佈置,但仍不失莊嚴。

Master led everyone bathing Buddha
在法會當中,帶領大眾唱頌及沐佛。

Master gave disciples Dharam Talking
為大眾居士隨喜開示

2006-04-29

沐佛法會通啟

三千年前,悉達多太子降生印度。出生之時,九龍以清香淨水灌沐太子金身。今日,我們以香湯灌沐如來,學習世尊,保持清淨心身,以智慧的法水,除去身心內外的垢染。藉由沐佛的儀式,啟發自性的智慧之光,此方為沐佛的真實義意。石師父邀請您,一同參加本師釋加牟尼佛3033年的聖誕。



法會程序
日期: 2006年5月 7日, (星期日)
10:30 am 沐佛大典
11:30 am 佛前大供
12:00 pm 午齋 (備有素食供眾)


*註: 「悉達多」乃釋迦牟尼佛為太子時的名字。

2006-04-27

五月份活動計劃

特別活動
沐佛法會 5/7 (週日)
固定課程
禪修研習 (每週五 晚上 7:30-9:00)
靜坐共修 (週一至週四 晚上 9:20-10:00)

我們共修的地點位於德州 Missouri City 和 Sugar Land 地區;如果您對禪修靜坐有興趣,歡迎您一同加入我們,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與見石法師連絡。

2006-04-15

法務紀實: 禪修研習




陳璇暨其家族的發心護持,讓石師父在美國安住下來。
經云:「財法兩施,等無差別。」 身為法師,將己身的修行經驗跟居士們分享,以回報發心居士的供養護持。
三月起,師父就帶領著大眾,每天晚上靜坐共修;這個星期開始,每週五晚上為大眾隨喜開示。 今天是我們的第一次的禪修研習,師父也邀請了我學校的同學一起加入。

2006-04-11

四月份活動計劃

禪修研習 (4/14, 4/21, 4/28, 每週五 晚上 7:30-9:00)
靜坐共修 (週一至週四 晚上 9:20-10:00)

我們共修的地點位於德州 Missouri City 和 Sugar Land 地區;如果您對禪修靜坐有興趣,歡迎您一同加入我們,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與見石法師連絡。

2006-04-10

生活點滴: 蘭若景緻

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地點前,先借用陳旋暨其家族提供的房子當作石師父的廣熙蘭若。



石師父把院子裡的草木給重新安排,在後院做了個日式的流水,種了幾株蓮花。



將客廳佈置成為禪堂,每天晚上我就在這兒帶大眾靜坐共修。


整理過後的後院,優雅而寧靜。
小記
日前,有位台灣的居士跟師父說道:「哇!石師父您太享受了吧!住這麼好的環境…」說得實在是讓我心寒。在每張相片的背後是花上多少的汗水與溝通換來的;返美後,諸事必恭,舉凡環境整理、除草園藝、法務規劃、教材準備、餐點烹煮……就連浴佛用的勺子都是自己買了竹子親手做成的。當師父在德州的烈陽下曬到中暑,被螞蟻、蜜蜂叮蟄腫痛化膿、忍著身體的疲憊參加各種的聚會,這些種種是網頁上看不到的。只靠著堅定的願心,一路,孤單地前進。
石師父 May 10 2006
小小記
石師父已於六月初搬離陳家的房子,租了間公寓,離學校只有五分鐘的車程。
June 5 2006

2006-03-31

重要紀事:申請法人組織


2006328日,Awakening Mind Chan Center正式向德州政府提出申請成為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

2006331日,得到州政府正式批淮,此團體屬於以慈善、宗教、教育為宗旨的法人組織。

申請法人組織,主要是為了石師父未來幾年在美國能享有租稅的減免,居士的捐款也能得到租稅的扣抵。乃至於未來還能向其它基金會申請贊助經費。

2006-03-29

布施波羅蜜

海外的資源不比台灣豐足,盼各位護法居士秉持對石師父長期來的發心護念,繼續護持。發心居士可將您的供養功德金匯至

網路捐款
可透過Network for Good,單次或每月、每季、每年固定捐款。


  • Make a donation online: Donating online is fast and easy. Through Network for Good, we are able to receive donations with minimal (4.75%) third-party charges.
  • Matching Gifts: Some companies will match employees’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 doubling, even tripling your donation. Check with your company’s personnel office to determine if your employer has a matching gift program. Obatin a matching gift form from your personnel office to include with your gift to Awakening Mind Chan Center.
  • Donations from outside of the United States: Please contact us about making wire transfers.
台灣郵政儲金帳戶

郵局:基隆郵局
戶名:蔣政儒 (釋見石)
帳號:700-001100-2-145346-6

美國Amegy Bank 帳戶

Amegy Bank ABA #:113011258
Credit to: Awakening Mind Chan Center
Account #:0060110086

聯絡方式
Awakening Mind Chan Center
P.O. Box 1452, Stafford, TX 77497
Email: info.amzh@gmail.com or donation.amzh@gmail.com



2006-03-09

生活點滴: 石師父的寮房

Most people are curious of how a Buddhism monk's room would looks like. Here is the answer. The monk's room is usually simple and plain. My room is also clean and neat, and it fills with high tech gadgets. Because of the mass Medias,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monks should live in the remote mountains or inner forests, and it may difficult to connect with a monk with the modern technologies. Even though Buddhism is an age-old religion (it has exist for more than 3000 years), but it still has to follow up to today’s world. As a monk, I follow the tradition disciplines and also utilize the modern gadgets to share my experience in practicing Buddhism.




Every morning the sunlight wakes me up through the window. I can see the street and my car from my desk. I placed the Bodhidharma's statue and Grand Master's photo on the top shelves of my bookcase.




This is my bed. I put my Kasaya (patch-robe) in the top of headstock; this is convenient way. There is a stuff doll on my headstock. It is a gift from Kenneth who is a member of my Youth Group. He bought it when he went camping. I was really touched. Even though he has not attend the classes often, but he still remember me when he’s on the trip.